文学评论的重要性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。它与创作的密切关系,历来多有比喻:或说像一部车子的两个轮子,或说似一只鸟儿的两个翅膀,或说仿佛“孪生兄弟”。可见二者是缺一不可。文学创作要发展,必然对文学评论有相应的呼唤。
然而,文学评论的现状却不乏堪忧之处。例如,队伍萎缩,后继乏人,已是不争的事实。就拿江西评论界来说,在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省作家协会的评论组曾有“18棵青松”之说,进入90年代后,这些所谓“青松”大多不“青”了,而当今活跃在文坛的评论新秀却屈指可数。其原因,倒不是压根儿没有这种人才,而是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诱惑下已耐不住清贫,正像有人调侃的:“评论值几个钱?”再说,好些年轻人还耐不住评论写作的那份寂寞,对评论中难以避免的“阅读疲劳”往往望而生畏,日夜兼程地阅读了几十万字的作品,而最后经反复琢磨写出来的评论文字只不过是千把字。在当下浮躁的氛围中,有多少人会乐此不疲?眼看着评论队伍的日益弱化,还不使人焦虑?再如,评论工作的“炒作”之风盛行,那些“有偿评论”、“广告评论”充斥报刊,人们对此已颇有微词。在商业化时代,“炒作”作为一种商品推销方式似有其可取之处,但运用于严肃的文学评论,却势必有悖于评论的科学性。“炒作”意味着哄抬,而评论却必须“坏处说坏,好处说好”(鲁迅语),最讲实事求是。那种一味“炒作”、“哄抬”的评论能有多少令人信服的力量呢?能经得起多久时间的检验呢?评论的风气一旦搞坏了,就直接威胁着评论的生命。
当然,评论是不会消亡的,只要有创作存在,就会有评论存在。然而我们期待的却不仅仅是一种存在,而是评论的日趋活跃与繁荣,对创作的发展产生巨大助力。为此,评论工作者必须具有一种可贵的品格,那就是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、强烈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,自觉地把评论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,当成一种崇高的事业来追求,以推进创作为己任,甘于清贫,甘于寂寞,进入状态,乐在其中。当然,这是就评论主体自身来说的。那么,就领导、作家和读者来说呢,应对评论给予更多的重视、关心、理解和支持。尽管身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,但是,要求那种严肃的专业评论报刊完全走向市场,在市场中求生存,恐怕相当艰难。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。
(作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)